做好垃圾分类,守住抗疫最后一道防线

       新冠肺炎凶险,一方面医疗废物产生量剧增,另一方面涉疫情医疗废物处置标准较高,再加上医疗废物本身的危害性,都对疫情防控带来挑战。疫情面前,我们都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有无数白衣天使坚守一线治病救人,也有许多环卫工人和环保志愿者面对危险的医疗垃圾挺身而出,杜绝二次污染。如何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置?除了政府部门实行多项举措之外,我们作为普通人,做好垃圾分类,就是理所当然的分内之事,也是帮助社会把有限的医疗废物处理能力用在疫情防控的刀刃上,共同筑起牢固的抗疫防线。








        而从更长远角度来看,做好垃圾分类,也是提升公众生态文明素养、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的应有之义。此次疫情,既是危机也是契机,希望每个人都能认识到垃圾分类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处理生活垃圾时都能不厌其烦做好分类,为下一步垃圾分类的全国施行奠定基础,也为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确保医疗废物安全处置,加强生活垃圾消毒清运








       疫情防控,更应倡导垃圾科学分类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家纷纷宅在家中,日常生活、居家办公、一日三餐都会产生大量垃圾,垃圾增量明显。同时,大量用过的口罩、一次性手套、防护服等也成为新的垃圾增量,全民防疫之下,用过的口罩该怎么扔?社区生活垃圾处理有何变化?原来推行的垃圾分类是否还在继续?








      废弃口罩是“医疗垃圾”还是”生活垃圾?








      目前,各地政府都出台了一些相关规定,明确了废弃口罩的处置方式。








      北京:口罩使用场景决定处置方式。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副主任韩利介绍,在定点医院、发热门诊、社区卫生站、疑似病例的观察场所等地点使用过的口罩,应直接投入医疗废物垃圾桶;北京所有涉疫情垃圾会按照医疗废弃物来处理,由专业机构按照工作流程和作业标准,集中收集、运输、处置,不会混入居民的普通生活垃圾。普通居民佩戴过的口罩,沾染新冠病毒风险较低,可以直接投放到生活垃圾分类中的“其他垃圾”桶内,鼓励用塑料袋扎紧投放;有条件的居民可以对口罩进行初步消毒,比如喷洒75%酒精或84消毒液。








      上海:居家隔离者废弃口罩直接送焚烧厂。上海市绿化市容局副局长唐家富介绍,居家隔离观察人员使用过的口罩,与其所产生的生活垃圾一并消毒装袋后,由专人上门收集,直送生活垃圾焚烧厂处理。市民日常使用过的口罩,宜用塑料袋密封后投放在干垃圾容器内,作为干垃圾纳入处置系统。








      广东:护理人员口罩作为医疗垃圾处理。1月29日,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关于加强废弃口罩管理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范有关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对于疑似新冠肺炎患者及其护理人员,应在就诊或接受调查处置时,将使用过的口罩作为感染性医疗废物进行收集处置。对于普通人日常使用的口罩,按照生活垃圾分类的要求,可直接丢入“其他垃圾”桶,严禁回收及分拣。








      厦门:口罩用专车运输,日产日清,不与其他垃圾交叉污染。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厦门在全市小区改造了口罩专用收集桶,这种垃圾桶上锁,投放口较小,可有效防止翻检污染;采用专车运输,日产日清,不与其他垃圾交叉污染;在焚烧厂开设口罩接收专区,不混入垃圾池待烧垃圾中,到场即入炉焚烧。








      疫情之下,生活垃圾消毒分类也不能放松








      据了解,北京市目前在口罩用量较大的公共场所如火车站、地铁等交通站点,以及有条件的街道和社区,设置了专门的口罩收集回收桶,细化生活垃圾二次分拣,防止废弃口罩误投。城管委要求环卫作业部门,每天对口罩收集回收桶、各类生活垃圾桶、收集站、暂存点等环卫基础设施定时进行日常消毒杀菌工作,同时加大生活垃圾清运工作。








      1996年就成为北京第一个试行垃圾分类的小区——北京新街口街道大乘巷教师宿舍院,至今垃圾分类从未间断。疫情出现后,西城区新街口街道就对垃圾桶站加强了消毒,每组垃圾桶每天至少进行2次消杀。作为该小区5名垃圾分类指导员之一的崔湘文介绍,他们主要负责厨余垃圾“破袋”分拣,检查其中是否混有其他类别的垃圾,然后集中等待统一收运。“其实现在大家都很注意,偶尔有错分的,主要是餐巾纸一类。”








      街道还给居民发放厨余垃圾袋,每个袋子上印有二维码,可以扫码对垃圾溯源并记录。“往常,居民累计分错3次,我们就上门做一些指导和交流。现在不便入户,就改为打电话提醒。”崔湘文说。








      丰台区要求隔离人员需按照指定的分类方法,自行将自家垃圾分类分袋装好,再交给街道安排的上门收集的专业人员按照医疗废弃物来处理。








      目前,北京市正全面排查生活垃圾临时堆放点、积存垃圾和卫生死角。同时,增加居民生活垃圾巡回收集频次,日产日清,还将加强生活垃圾、粪便处理设施运行监管。








      多项举措保障医疗废物安全处置,守住疫情防控最终防线








      在整个疫情防控中,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置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也被称为最后一道防线。1月21日,生态环境部就印发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医疗废物应急处置管理与技术指南(试行)》,指导各地及时、有序、高效、无害化处置新冠肺炎疫情医疗废物,规范新冠肺炎疫情医疗废物应急处置的管理与技术要求。








      1月21日,湖北省生态环境厅也发布《关于切实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应对加强医疗废物环境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对重点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运输环节及集中处置单位,加强安全防护和统筹协调工作。武汉市生态环境部门深入全市各定点收治医院、社区发热门诊、疑似病人隔离点,加强对医疗废物贮存和污水消毒情况的环境监管;重点排查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消毒及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情况;加强对医疗废物处置企业环保设施运行情况的环境监管,同时积极协调积压医疗废物的贮存、转运,实现“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








      根据疫情防控和医疗废物处置需要,江苏省日前紧急下拨两亿元用于支持各地医疗废物处置工作。上海市制定并启动疫情医疗废物收运处置方案,确保定点医院和设立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医疗废物日产日收日处置。湖南省对定点医院产生的确诊(含疑似)病人医疗废物采取单独收集、单独转运、单独高温蒸煮、残渣单独出炉、残渣单独转运填埋的特殊措施。








疫情将提高全民垃圾分类参与率,提升人们的文明意识








      除了政府部门的科学处置,我们普通人又能为医疗废物的妥善处理做什么呢?很简单,积极做好垃圾分类,为疫情防控帮忙不添乱。








      一名公共管理学专家表示,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应倡导防疫相关垃圾的科学分类,妥善处理。“按照国家一级响应机制,各地在处理口罩方面采取有力举措,社会也应当给予理解和支持。”








      住建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城市环境卫生专业委员会委员赵海涛认为,这次疫情,给人们上了一堂健康与环境实验课,人们会认识到垃圾分类和每一个人息息相关,对提高全民垃圾分类参与率会有一个突破。因为通过垃圾分类改变环境卫生,改变的环境卫生又提升了人们的健康水平,人们会对越来越细致的分类理解并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将逐步演化成人们的生活习惯,这就潜移默化地提升了人们的文明意识,进而推进社会文明的整体进步。




上一条:[德阳市疫情防控进行时,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有序复工]
下一条:[新华网评:垃圾分类也是全民战“疫”应尽之责]
回到顶部图片